电气信息学院困难学生帮扶方案

发布者:电气信息学院发布时间:2017-03-17浏览次数:50

 
 
       一、总体要求
      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,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,面向全体学生,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,尤其是开发学生的潜能,努力教育和帮扶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,使其得到转化。我院特成立帮扶小组,开展困难学生帮扶计划。
       二、具体做法
       (一)建立制度,明确职责
       根据上级有关的要求,结合我院实际,在原有的培优扶差档案建立的基础上,进一步强化机制,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和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。
        1.成立苦难学生帮扶领导小组。
        组 长:于 枫、张丽哲 
        副组长: 齐海英、刘舒婷、李 杰、刘棣华、范亚芹、霍金明、 宋占伟、闫 坤、曲春航、马 琰
       成 员: 马 莹、陈 雷、谷 雷、张 蓉、王金环、胡丽聪、高 雪、马 悦、张家铱
        2.建立“学困生” “家庭困难学生”个人档案。
        以班级为单位,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,认真排查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现状,按学习、行为规范等状况排查分类,建立个人档案。
        3.制定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结对帮扶制度。
        对已确认的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,各班分类组织安排结对帮扶,实行承包责任制,做到明确转化目标,责任落实到个人。
        4.强化跟踪流程管理。
        对于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的转化工作,各班级要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制度,建立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转化情况一览表,对其在家庭、社会、学校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调查,及时鼓励与引导,扬长避短,防微杜渐。
        (二)注重方法,开展活动
       在转化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工作中,帮扶教师要注重方法,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,对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,教师要真心爱护,要与之“心连心”,交朋友。充分尊重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的人格,坚持多鼓励、多正面引导,切忌歧视、放弃。对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要求教师念好“三字经”,即:立足于“鼓”,着眼于“拉”,着手于“帮”,建立融洽、民主的师生关系,消除“学困生”的恐惧心理或逆反心理。
        1.因材施教,重视学习辅导。
       在转化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工作中,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,对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进行分类教育,分层教学,因材施教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,用生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引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,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“四个优先”,即“优先提高、优先答疑、优先检查、优先表扬”,特殊照顾“学困生”,并根据需要经常给他们开小灶,缺钙补钙,缺铁补铁,着力提高“学困生”学习兴趣和成绩。
        2.增强班集体凝聚力,开展学生互助活动。
        良好的班集体,和谐的学习环境,往往对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能产生较大的吸引力。各班级要以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为突破口,通过建立一些帮扶对子和帮扶小组,努力形成学生之间亲密无间、相互帮扶、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,减轻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的心理压力,确保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能得到及时而真诚的帮助,使他们能不同层次,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,获得成功,不断增强自信。
       3.发现闪光点,让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尝试成功的喜悦。
      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,教师要善于寻找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身上的闪光点,坚持“五个一点”,即:多一点爱心,多一点鼓励,多一点点拨,多一点表现机会,多一点思想交流。根据我校实施成功教育的经验,在转化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分阶段的要求,对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中进步快,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表扬鼓励,让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,使学困生深信人人都是成功者,尝试成功的喜悦,让更多的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学有榜样,赶有目标。
        4.发挥家校联系卡作用,形成教育合力。
       在转化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工作中,继续推行我校过去成功的经验,充分发挥家校联系卡的作用。每月发放一次“家校联系卡”,实现学生校内外教育协调一致,帮扶教师要每月通过家校联系卡,向家长通报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学习情况及思想品德表现情况,以便双方配合教育。利用家长会、家长学校、教师家访、家长接待日等形式,加强与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家长的合作,形成合力,共同做好教育和转化工作。
       (三)交流总结,评比考核
        首先,建立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转化研讨制度。学校将每月召开一次教育和转化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的交流会,及时掌握各班级教育对象的动态,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,做细帮扶工作,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帮扶经验,及时交流推广,将学困生转化工作纳入教师考核方案中,对转化“学困生”、“家庭困难学生”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,切实保证教育和转化工作落到实处,收到实效。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电气信息学院
2017年3月17日